发展环境
宏观环境-政策:不断加码,促发展
政策力度加强,“引进+专项突破”转为“国产化、智能化”
改革开放后,制造业虽进入上升期,但受限于物资和科研条件,早期工业机器人研究由少数科研所负责,政策支持力度小。
入世后,我国技术明显落后,外资加速在华布局,这时期我国政策主要有两个特点:
1)支持企业引进海外先进技术和设备;
2)扶持国内龙头企业,对核心技术和工段定点突破。2016年前后,我国步入产业升级阶段,工业机器人属于智能装备重点领域,这时期的政策综合性明显增强。政府通过设立行业标准、优化营商环境、建立创新中心等多项措施来推进产业国产化、智能化。
宏观环境-技术:提升可用性和易用性
技术的成熟与融合推动工业机器人的应用深度,其中与机器视觉相关的AI助力工业机器人更加智能化,现阶段影响最大
不同技术对工业机器人的推动作用不同,AI主导智能、云计算主导“外脑”发展与共享、AR/VR主导交互,目的是让工业机器人更智能、更好用。近年来,国内底层技术,尤其是AI、云计算,发展强劲,使得传统机器人有机会向着“机器人+”方向迈进,工业机器人将实现更高的智能化、网络化和交互性。
底层技术赋能“机器人+”
AI
I对工业机器人的促进
租用主要有三:1)优化
底层控制的模型算法,让
机器人控制的更准、更精、
更稳;2)通过机器视觉
等技术,实现自动路径规
划等,促进机器人智能化;
3)自然语言编程推动工
业机器人功能应用门槛的
便捷性。
AI对工业机器人的促进
租用主要有三:1)优化
底层控制的模型算法,让
机器人控制的更准、更精、
更稳;2)通过机器视觉
等技术,实现自动路径规
划等,促进机器人智能化;
3)自然语言编程推动工
业机器人功能应用门槛的
便捷性。
AI对工业机器人的促进
租用主要有三:1)优化
底层控制的模型算法,让
机器人控制的更准、更精、
更稳;2)通过机器视觉
等技术,实现自动路径规
划等,促进机器人智能化;
3)自然语言编程推动工
业机器人功能应用门槛的
便捷性。
AI对工业机器人的促进
租用主要有三:1)优化
底层控制的模型算法,让
机器人控制的更准、更精、
更稳;2)通过机器视觉
等技术,实现自动路径规
划等,促进AI对工业机器人的促进作用主要有三:1)优化底层控制的模型算法,让机器人控制的更准、更精、更稳;2)通过机器视觉等技术,实现自动路径规划等,促进机器人智能化;3)自然语言编程推动工业机器人功能应用门槛的便捷性。
云计算
云计算可助力工业机器人“外脑”发展,推动“眼/脑”功能的发展与互联。工业机器人上云后可具有更高的算力、数据存储能力,进而不断完善自身的学习能力,甚至可以学习和共享其他机器人的能力,边缘计算亦如此。
AR/VR
AR/VR可助力工业机器人的人机交互能力,自然的交互具有降低使用门槛、方便现场实施、提高运维和管理效率等功能,同时,还可保证特殊情景下的安全问题。
其他技术
其他:1)物联网:助力工业机器人与产线上的其他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。未来,还有望实现工业机器人之间的互联互通。2)qukuailian:保障群机器人数据的安全性,提供有用的私有通信网络。
宏观环境-需求:机器替人
潜在劳动力不足,人口成本走高与机器人价格下行形成对比,“机器替人”成大势所趋
“机器替人”主要由两点促成:
1)人力方面:其一,制造业潜在劳动力市场的适龄人口持续减少的现象或将维持10年以上;其二,制造业从业者成本不断走高。
2)工业机器人方面:与人对比之下,工业机器人具有两大优势:第一,能在高危环境中生产,且具有规模效应。值得注意的是,伴随着技术升级,工业机器人将更稳、更精、更智能,可应用的场景也越多,未来可应用潜力大。第二,售价逐年降低,虽在去年受供应链影响略有涨价,但成本降低是趋势。
宏观环境-需求:市场空间大
国内工业机器人市场空间巨大,国内厂商经过20余年的积累,在国产化的浪潮下具备一定先发优势
国内工业机器人市场空间巨大,具体表现为:1)与发达国家相比,国内工业机器人应用密度虽然低但近年来增势较猛,CAGR(复合年增长率Compound Annual Growth Rate)达到37.9%,位列全球第一,且国家已经提出要在2025年实现制造业机器人较2020年翻番的目标;2)虽然目前仍然依赖于进口国外品牌,但经过20余年的发展,国内工业机器人厂商在国产化的背景下,在锂电、光伏等新方向具有先发优势,且未来将会逐步走向国产替代。
国内工业机器人厂商具备一定先发优势
新能源汽车工业与光伏产业成为工业机器人增长主引擎
2022年,3C电子与食品饮料行业受消费不振影响,增速放缓,取而代之的是汽车、光伏、储能等新能源相关产业的稳定增长。从数据上看,国内新能源汽车在全球电动化的大势下,即便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和补贴退坡影响,在2021、2022年产销量仍保持高速增长。光伏装机量在宏观政策的推动下始终保持高景气度,同时,海外市场受缺电、电价高企影响,光伏产品需求攀升,成为近年来我国光伏产品出口的重要支撑因素。上述两个行业的高景气度成为国内工业机器人需求增长的主引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