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东湘恒智能科技有限公司
主营产品: 西门子PLC代理商,plc变频器,伺服电机,人机界面,触摸屏,线缆,DP接头
经验设计法及注意事项
发布时间:2024-06-17

经验设计及注意事项


应用程序设计过程中,应正确选择能反映生产过程的变化参数作为控制参量进行控制;应正确处理各执行电器、各编程元件之间的互相制约、互相配合的关系,即互锁关系。应用程序的设计方法有多种,常用的设计方法有经验设计法、顺序功能图法等。




1 经验设计法
经验设计法要求设计者具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,掌握较多的典型应用程序的基本环节。根据被控对象对控制系统的要求,凭经验选择基本环节,并把它们有机地组合起来。其设计过程是逐步完善的,一般不易获得zuijia方案。程序初步设计后,还需反复调试、修改和完善,直至满足被控对象的控制要求。


经验设计法的设计不规范,没有一个普遍的规律可循,具有一定的试探性和随意性。


编写梯形图程序时应遵循的规则:

(1)“输入继电器”的状态由外部输入设备的开关信号驱动,程序不能随意改变它。

(2)梯形图中同一编号的“继电器线圈”只能出现一次,通常不能出现,但是它的触点可以无限次地重复使用。

图片


编写梯形图程序时应遵循的规则:

(3)几个串联支路相并联,应将触点多的支路安排在上面;几个并联回路的串联,应将并联支路数多的安排在左面。按此规则编制的梯形图可减少用户程序步数,缩短程序扫描时间。

图片


(4) 程序的编写按照从左至右、自上至下的顺序排列。一个梯级开始于左母线,终止于右母线,线圈与右母线直接相连。

①桥式电路必须修改后才能画出梯形图。

②非桥式复杂电路必须修改后才能画出梯形图





2 注意事项

(1)先编制 I/O 分配表,后设计梯形图。先对输入、输出信号及内部线圈进行编号分配,再确定 PLC 各输入 / 输出接线端子的实际接线图。


(2)合理排列梯形图,使输入 / 输出响应滞后现象不影响实际响应速度。通常可根据工艺流程图按动作先后顺序排列各输出线圈,同时兼顾内部线圈、时间继电器等线圈的排列顺序,使输入/输出延迟响应不影响实际输出对响应速度的要求。


(3)高速计数指令、高速脉冲输出指令应尽量放在整个用户程序的前部。由于高速计数器和高速脉冲串发生器与 CPU 之间的信息交换是在 I/O 扫描时进行的,所以在执行其他命令时就可能影响高速计数器、高速脉冲串发生器与 CPU 之间的信息交换,甚至有可能丢失脉冲。


(4)在 PLC 输入端子接线图中,对于同一个发信元件,通常只需选其中某一触点(例如常开触点或常闭触点)接入输入端子,即对一个发信元件,它只能占一个输入地址编号。


( 5)合理接入输入信号的触点(常开或常闭触点),提高设备的可靠性、安全性。PLC 实际 I/O 接线图中,某输入信号(如按钮)究竟是接入电器的常开触点还是常闭触点,应从设备的可靠性、安全性角度考虑。当输入端接线故障断线时,设备状态应向着安全的状态发展。因此, 停止按钮应以常闭触点接入 PLC 输入接线端子,而启动按钮应以常开触点接入 PLC 输入接线端子(为便于理解,本书前面章节各图均按常开触点接入处理)。


(6)从安全考虑,重大安全部分不接入 PLC 的输入端,而做硬件处理。例如,紧急停车按钮、互锁触点、紧急限位开关、热继电器控制触点等,接至 PLC 的输出端子上,直接对输出负载(KM1、KM2)进行控制,以保证 PLC 故障时不损坏设备,不造成重大安全事故。


(7)应保证有效输入信号的电平保持时间。要保证输入信号有效,输入信号的电平保持时间必须大于 PLC 一个扫描周期。除非对开关量输入信号设置允许脉冲捕捉功能,这样就允许 PLC 捕捉到持续时间很短的脉冲。


(8)PLC 指令的执行条件有信号电平有效和跳变有效的区别,编程时应加以注意。


(9)由电气控制图转换为梯形图时应注意:对旧设备改造时可借鉴原继电器控制电路图转换为梯形图。继电器控制电路图中的电器触点大多为先断后合型,而 PLC 梯形图中的“软继电器”的常开触点和常闭触点的状态的转换是同时发生的。设计梯形图时可使用延迟电路(如利用内部时间继电器延迟或利用 PLC 循环扫描工作方式而产生的输入 / 输出延迟响应)来模拟先断后合型电器的功能。


展开全文
商铺首页 拨打电话 QQ联系 发送询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