系统模型
异步电机通常是非线性的、强耦合的多变量系统,常利用现代控制理论对其鲁棒性进行控制,相比之下,同步电机模型更加简单。
同步伺服电机电流环的模型如下式所示:
式中, τ 的大小取决于电机感抗的大小与转动惯量。
机械系统的模型如下:
①简单的惯性系统,可用下式表示:
②含谐振的高阶系统。
对于简单的惯性系统,电机与负载通过刚性轴连接,可以看成一个整体,构成一个积分环节,如下图所示。
刚性连接的负载模型
速度环的系统模型可以简化,如下图所示。速度设定值在经过速度设定滤波器之后与实际编码器反馈速度比较,求得系统偏差,系统偏差经过速度控制器的比例与积分运算后,作为速度控制器的输出。速度控制器的输出作为转矩设定,通过转矩常数来运算电流设定值,然后进入电流环,电流环输出后进入负载的惯性环节,最后输出实际转速。
速度环模型
忽略速度控制器的积分环节,求速度闭环的等效回路,如下图所示。
速度环模型等效回路
经过运算,得到速度闭环的传递函数如下:
可以看出,对于简单的惯性环节系统,速度环的闭环特性为二阶系统,速度环控制器的参数影响其特征角频率以及二阶系统的阻尼,而二阶系统的阻尼会影响其谐振的大小。系统的理想阻尼为0.707。通过系统仿真软件Matlab,可以画出速度二阶系统的伯德图,如下图所示。
二阶系统伯德图
以上分析是基于电机与负载之间是刚性连接,不存在弹性形变及阻尼的情况,通常为一种理想情况,而实际系统中通常不能实现这种理想的机械耦合关系。如下图所示,当负载与电机轴端为非刚性连接时,在模型计算中要考虑负载与电机之间的弹簧系数以及阻尼系数。
非刚性轴连接负载
下图给出了一个通过丝杠进行传动的负载平台:电机转动,通过机械耦合传递给丝杠,然后再通过丝杠上的螺母来驱动负载平台,负载平台的位移通过直线传感器光栅尺进行测量,电机的旋转位移通过编码器进行反馈。考虑到耦合成分以及丝杠的弹性变形,同时考虑由于各种摩擦产生的系统阻尼,对电机与负载位移关系进行简化,并得到系统的模型。
负载模型的简化
根据振动方程,电机与负载构成一个二自由度系统,那么当电机以一个固定频率旋转时,经过弹簧与阻尼作用的负载会以什么形式运动呢?即负载位移与电机位移的关系是怎样的呢?电机的扭矩与其转速之间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?
下面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。
①不考虑电机受力,把电机的重量看成无限大时,计算负载位移与电机位移之间的传递函数,如下图所示。
负载模型的传递函数
可以对系统模型进行简化,如下图所示。
求电机负载的传递函数流程图
根据模型推导,负载位移与电机位移成二阶函数关系,其特性与速度闭环特性相似,其伯德图如下图所示。
负载位移与电机位移成二阶函数
但是需要注意的是,此二阶环节不包含在速度闭环及位置闭环内,而是在位置闭环之后。因此,当采用电机轴端上的编码器作为闭环来测量系统的频响特性时,并不能发现机械响应的影响。如果位置环以直线光栅尺的反馈作闭环进行调节,位置环是包含机械传动系统环节的,这时整个系统由两个二阶系统串联而成,给调节带来很大难度。与负载对应的三环控制结构如下图所示。
与负载对应的三环控制结构
②考虑电机的重量,计算电机受力与电机实际转速之间的传递函数,如下图所示。
电机受力与电机转速之间的传递函数
经过推导发现,电机的扭力与速度之间的函数关系是二阶振荡系统,即分子与分母都为二阶振荡环节,这个振荡环节是包含在电机的速度闭环特性内的,因此会影响系统速度环的调整。二自由度系统伯德图如下图所示。
二自由度系统伯德图
因此,当电机拖动非刚性轴驱动惯量较大的负载时,就等于在原有的速度环二阶系统上又叠加了一个高频振荡环节,如下图所示。此高频振荡环节对于系统在高频处有很大的危害。
带有高频振荡环节的二阶系统
曲线1表示不存在二自由度振荡环节的负载频响特性;曲线2表示带有二自由度振荡环节的负载频响特性;曲线3表示不存在二自由度振荡环节的速度闭环频响特性;曲线4表示带有二自由度振荡环节的速度闭环频响特性。
带有高频振荡环节的二阶系统(续)
以上从理论模型上分析了二自由度系统对速度闭环带来的影响。在实际应用中,当电机拖动负载时,通过Starter软件里的Measuring功能测量系统伯德图,发现在高频处存在谐振峰,如下图中虚线所示。
测得系统伯德图
由图5.17可以看出,系统低频特性良好,而在高频大概为1100Hz左右出现了由于机械负载引起的谐振峰,这对系统的稳定性构成影响。因此可以激活电流环滤波器前端的带阻滤波器将其滤掉,如下图所示。
带阻滤波器
增加了电流环滤波器之后,重新测量系统的伯德图,发现系统高频幅值特性得到了改善,如下图所示。
滤波后的系统伯德图
可以看出,速度闭环特性的改善在于高频谐振峰被消除,这样可以进一步地调整速度控制器的参数,使得系统的动态特性达到理想要求。
- 运动控制功能(二) 2024-11-26
- 运动控制功能(一) 2024-11-26
- 机器学习的崛起(二) 2024-11-26
- 机器学习的崛起 2024-11-26
- 运动控制器的通信功能 2024-11-26
- 流行现场总线简介(四) 2024-11-26
- 现场总线的现状 2024-11-26
- FPGA发展的三个阶段 2024-11-26
- 设计自动化的兴起 2024-11-26
- 什么是FPGA 2024-11-26